城市新闻陕西电(副总编:张家南 张林)今年以来,面对复杂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,靖边采油厂围绕安全、产量、成本“三件大事”,聚焦生产经营痛点难点,通过全员强意识、全链条管控、全周期优化,用修旧利废“小举措”,用心书写降本增效“大文章”。 油井生产过程中,油管、油杆、抽油泵长期处于复杂恶劣环境,损坏频繁,且这三类物资年均花费占总材料费的59%。在此背景下,该厂开展关于如何发挥修旧利废作用的专题调研,通过宣传引导、制定举措、考核激励、监督检查等措施,对废旧油管、油杆、抽油泵进行修复再利用。
靖边采油厂机修车间高级车工席雷雷正在测量抽油杆。
据了解,靖边采油厂每年产生废旧油管约5500吨、油杆约12万根,其中可修复比例约40%。“我们机修车间修旧利废修复一根油管成本86元,仅为购买新油管费用的14.58%。外协单位修复油管平均每根成本约180元,仅为购买新油管费用的30.5%。经过测算,实际外修每根油管增加经济效益约233元,机修车间内修每根油管增加经济效益约327元,若50%使用修复油管预计节支705万元。”靖边采油厂总会计师延小丰介绍道,若能有效修复利用,既能延长管材服役周期,提高免修期,又能节约成本、减少能耗。
靖边采油厂技术员刘忠乾在核兑抽油杆技术参数。
为突破成本居高不下的困境,该厂积极探索解决之道。一方面,在各采油队设置专门的废旧油管、油杆回收点,确保废旧物资及时、完整回收;另一方面,构建“内外协同”修复体系,与外部专业单位合作,借助其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,对废旧管材进行检测、修复和再利用。
时时讲成本、事事算成本、人人抓成本。靖边采油厂通过发挥修旧利废作用,坚持“能用旧的绝不领新,能修复的绝不换件,能自己干的绝不外包”。广大职工立足岗位,积极投身于降低成本费用、深挖创效潜力、提升管理效率等工作中,构建起科学化、系统化的修旧利废管理体系,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