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本社信息

新疆伊宁县“新”火接力 育强后备力量“雁阵”

2025-04-12 06:55:47 本社信息

 近年来,新疆伊宁县围绕村党组织书记“后继有人”,通过源头储备、精准培育、搭建平台等措施,推动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选拔、培养、使用链条体系不断完善,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、敢于担当、公道正派、依法办事、甘于奉献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。

慧眼“识”苗起好步

  采取“内培”和“外引”相结合方式,全力拓宽后备力量来源,重点从返乡高校毕业生、本村致富能手、退役军人、返乡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群体中选拔村级后备人才,突出“双好双强”标准,确保“量足质优”。实施“雏雁遴才”行动,建立典型引航、思想荟萃、多元培训等“八大成长矩阵”,采取“个人自荐+群众推荐+组织举荐+公开选拔”四种方式储备村后备力量,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占比提升17.7%;本村致富能手占比提升21.2%;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提升35.3%;研究生学历2人,实现高学历优化升级;平均年龄由41.5岁降至35.9岁,降低13.5%,实现“三升一优一降”。

匠心“塑”才强本领

  创新探索赴援疆省市、跨乡镇挂职等多岗位锻炼的“2+X”培育模式,出台《伊宁县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挂职锻炼实施方案》,分批次选派48名优秀后备力量挂任基层党组织建设、壮大村集体经济等重点岗位,全面提升履职能力。结合岗位实际,打造“理论筑基+红色润心+田间提能”三大课堂,聚焦基层党建、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等方面,开展村“两委”正职、后备力量各类培训12期、培训436人次;选派173名村“两委”正职及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赴井冈山、嘉兴南湖等红色教育基地实地研学,在边学边看边悟中“零距离”感悟革命精神、创新精神、实干精神,不断提升党性修养;根据产业发展需求,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庭院经济等领域,动员“土专家”、致富能手等开展现场教学580余场次,帮助村级后备力量在实践中锤炼干事创业本领。

淬火“炼”金激活力

  建立后备力量工作台账,实行后备力量日常参训、跟岗锻炼、入网联户等跟踪管理,采取“日常掌握、实地走访、集中测评、公开评议、单独谈话”等形式,对后备力量综合表现进行综合评价,逐人形成工作表现“正负面清单”,作为动态调整后备力量的重要依据,今年以来,从后备力量中选任村党组织书记人数增长13名。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育行动,整合项目、资金,对有意愿的后备力量提供创业支持,有针对性地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学习170余场次,让后备力量成为“村级组织用得着、自主创业干得好”的农村人才。推荐优秀后备干部评选“两代表一委员”“两优一先”等,进一步强化政治激励,增强荣誉感、责任感,2024年共有15名后备干部获评县级“优秀共产党员”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。

精准“任”贤促振兴

  搭建乡村治理参与平台,引导78名致富带头人、邻里关系好、凝聚群众能力强的后备力量投身乡村振兴、便民服务、矛盾调处等村级事务,引领群众扩大增收渠道、参与村集体经济经营和矛盾纠纷化解。着眼后继有人,坚持“成熟一批、使用一批”,积极探索跨村、跨乡任职,在县域内统筹资源优化配置,积极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“擂台比武”系列活动56场次,将表现突出的13名后备力量调整为村党组织书记。联合农业农村、水利、林草等行业部门,组织专业人才40余名,常态化开展技术指导210余次,支持后备力量领办创办种养殖、劳务输出、旅游民宿、非遗传承(刺绣)合作社等经济实体103个,带动群众共同发展,实现人均增收2500元。

(供稿人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委组织部:王金永、周永强)


标签: